元宇宙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全球快讯 > 技术前沿

技术前沿

元宇宙的现代性思辨:技术与意识形态

2022-10-14技术前沿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元宇宙将给整个人类世界带来从技术层——主体层——意识形态层的一系列系统性变革。未来的元宇宙,中国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意识形态安全层面,都不能缺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外体制内等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更具有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 匿名性、无界性、难控性等特点。”我国要以主动的姿态迎接意识形态领域可能出现的变化,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1 元宇宙的善与恶:一场不可缺席的宏大猜想
  
  元宇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下一代互联网虚拟世界达成的共识性表述,是对人类早期科幻作品《Snow Crash》(雪崩)的互文和致敬。元宇宙目前还处于探索早期,充满着很多不确定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1年12月23日发文《深度关注: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指出:“元宇宙是基于互联网而生、与现实世界相互打通、平行存在的虚拟世界,是一个可以映射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元宇宙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蓄力已久的爆发。理性看待元宇宙带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对社会的影响,既要提早布局未来的重要领域,也要尊重新事物和新技术的客观发展规律。
  
  1.1 技术推动社会变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作为抽象生产力代表的技术及其推动力已经被人类历史反复记载,狩猎技术、农耕技术、工业技术、信息技术……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给个体、群体以及社会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互联网从PC端发展到移动端,再从1G发展到5G,仅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机械化和智能化导致的全球剩余劳动力无处可去、原有产业的内卷转压需求、资本渴望新故事、技术急需新场景、用户期盼新体验、未来需要新支柱产业等诸多因素将加速Web 3.0的到来。元宇宙技术必将颠覆现有诸多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乃至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形成从技术层——主体层——意识形态层的一系列的联动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从技术层——主体层——意识形态层的一系列的联动变化
  
  1.2 元宇宙技术的善与恶
  
  近两年,国内关于元宇宙的相关研究成果呈井喷式增长。关于元宇宙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影响:每一次新事物的出现,总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悲观有人乐观。持悲观和否定态度的学者认为元宇宙是“缸中之脑”,提醒人类警惕元宇宙存在的成瘾性和致幻性,科幻作家刘慈欣曾指出:“人类的未来,要么是走向星际文明要么就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虚拟世界中。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这将是一场灾难”。持积极乐观态度的认为“马斯克已经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如果人人都拥有马斯克的资源,人类文明会如何爆炸式发展?元宇宙恰恰就是这样一个资源无限的宇宙。”以上两方面的观点本质上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争,元宇宙作为一种强大的中性工具力量,科技向善还是向恶,取决于人的价值取向,取决于人类自身的选择。
  
  1.3 元宇宙的六大支撑技术
  
  元宇宙目前由六大技术构成: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交互技术Interactivity、人工智能技术AI、网络及运算技术Network、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 h i n gs和电子游戏技术Game,这六项技术的首字母即组成BIGANT,如图2所示。
  
  
  
  图2 元宇宙的六大支撑技术
  
  1.4 元宇宙的不确定性
  
  元宇宙的未来形态还有诸多不确定性。首先,元宇宙还处于早期,支撑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成熟,组织形态还仅是雏形,金融体系还未成型。其次,元宇宙多方力量还未进场,多种力量的对抗与竞争、妥协与制衡,将增加元宇宙形态的不确定性。再者,各国政府尚未制定元宇宙相关的政策法规,未来各国政府的监管力度、法律体系、金融系统等都未确定。最后,新的社会力量,如社群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将增加这种不确定性。
  
  1.5 不可缺席的宏大猜想
  
  西方发达国家是近代以来产业革命的发源地,并在近一百年内引领着世界科技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正在孕育的新一代互联网革命,将对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将要引发未来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的深刻调整,重塑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新位置。面对扑面而来的新一代互联网革命,西方国家可能出现的新一轮技术霸权和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虚拟文化入侵,中国决不能、也绝不会缺席新领域发展,错失先发优势。我国只有抢抓机遇,主动在新领域抢占制高点、率先布局、补足短板、加大基础科技研发投入,努力追赶或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实现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蜕变,才能在未来世界的新格局中处于不败的地位。
  
  2 元宇宙意识形态主体:个体、社群与社会
  
  在新的数字经济和数字虚拟时代,数据本身既是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的不同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推动生产力发展。作为抽象生产力代表的底层技术改写现有规则,虚拟世界的意识形态主体:个体、群体和社会也随之出现一系列的变化。
  
  2.1 个体的沉沦与救赎
  
  脱实向虚的沉沦。由于元宇宙逼真的沉浸式体验,现实世界的体验反而显得索然无味,再加之虚拟现实在感官和意识控制上的滥用,个体极易出现沉溺于虚幻世界而逃避现实的倾向,以虚拟现实中的体验替代真实世界中的感受,尤其是弱势群体(贫困人群、残疾人等),宅文化将更大面积流行。
  
  单向度的虚拟人。元宇宙时代,资本会以技术的形式形成新垄断。资本培育下的虚拟技术,更加凸显量产优势,那么文化产品的单一化、雷同性问题将加剧,从而导致沉浸式体验的同质化,形成单向度的虚拟个体。正如波兹曼所言:“技术垄断的故事没有一个道德中心,而是以效率、利益和经济进步取而代之……”
  
  知识获取方式的变革。人类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抽象思维是人类的特质。元宇宙的全息沉浸式学习模式将进一步将知识具象化,为知识的获取提速。这种从抽象到具象的学习过程,是违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忽视了抽象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这将直接影响人类的创新思维的构建。
  
  个体的数字平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数字经济发展阶段性目标:到2035年,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元宇宙无疑将加速世界的数字化进程,未来的数字经济将在元宇宙中为参与者赋能,每一个参与数字生产的个体都将获得愈加接近等价值的回报。
  
  解锁创造性劳动。元宇宙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生产的进一步结合,大量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将由机器和人工智能完成,人类将真正从无意义的重复劳动和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因不断减少的工作日和劳动量而释放出的大量劳动力,将在元宇宙中开启创造性劳动,并通过创造性劳动获得激励,在虚拟世界实现认知的突破和全面自由发展,扭转劳动异化的问题。
  
  虚拟“永生”。元宇宙将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虚拟空间的场景与场景之间设有任意门,可以瞬间切换。如果接入访问终端实现脑机接口,那么生命将在意识与数字交互的世界里实现“永生”,感知觉上的数十载就如同南柯一梦,在现实中或许仅仅过去几分钟,让有生之年可以在更加深远的探索中实现自我的提升与完善,无限的扩充人生的多种体验。
  
  2.2 去中心后的“DAO”类社群
  
  DAO即“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即“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这种组织靠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上运行,可以理解为去中心化运作的公司。这种新兴组织是一种摆脱传统自上而下的等级化管理模式,完全自主自动运行的组织形式,具有“聚集众人力量”的超高效率、自动运行的机器信任、叠加认同和利益的双重“黏性”以及去中心化的接力式治理等特点。
  
  聚集众人力量的超高效率。2016年5月27日,The Dao完成了当时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众筹,一共筹集了惊人的1.5亿美元。2021年末,ConstitutionDAO在短短1个月时间筹资超过3000万美金。2022年初,又有一个叫AssangeDAO的组织,在互联网上发起募捐,短短5天时间就筹资超5000万美金。各种不同的“DAO”组织,围绕不同的任务召集参与者,不管最终的目标是否实现,都在短时间内展现了惊人的聚合作用。
  
  自动运行的机器信任。DAO组织所依托的智能合约是以代码的形式写在区块链上,不会受发起人的控制,出资人也不会得到股份,而是得到通证。任何持有这个DAO通证的人都可以发起提案并且投票,达到某一比例的共识(比例写在智能合约中)后DAO会自动执行相应的指令。通证的流通是智能程序运行,在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就可以完成。与此同时,智能合约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每一行代码(规则),由此建立起了代码即法律的机器信任。
  
  叠加认同和利益的双重“黏性”。DAO的很多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也都可以自由加入,人们可以通过充分了解某个自组织后再决定是否加入,这种组织自带认同感。不仅如此,DAO需要具有各种各样技能和知识基础的人,例如作家、平面设计师、营销人员、软件开发人员、翻译人员、艺术家、摄像师、社区管理等。由于任务分工合作并获取报酬,组织与成员产生了密切的经济利益联系,因此成员与组织、成员与成员之间的“黏性”更强,加强了组织的稳固性。
  
  
  
  去中心化的接力式治理。传统组织就如同蜘蛛,它的智力集中在大脑,只要你把蜘蛛的头去掉,蜘蛛就会死亡。而去中心化组织就如同海星,海星根本就没有中心化的头部,它的智能分布在身体各处,一旦你打掉它身体的一部分,那个部分甚至可能会再长成另一个海星。未来类似海星的DAO类自治组织将成为主流,不同时间、不同国家、不同想法的人,可以在智能合约的框架里展示自己的方案。他们没有唯一固定不变的中心,真正的中心是成员的提议和不断上新的项目,只要某种想法被成员接纳,这种组织就会在一个又一个的新任务执行中接力前行,绝不会因为某个人或者团队的离去而解散。
  
  2.3 孕育大发展的元宇宙社会
  
  元宇宙社会整体上的变化是动态的,也是分阶段演进的。钱学森就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一系列理论阐述,在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及其近代思想转化,提出人类社会的“世界大同共产主义”概念。他还由此推论在“七次科技革命”以及伴随而来的社会革命基础上,人类社会在23世纪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世界社会形态’就是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进入共产主义之前所必须经历的在世界范畴内的一种社会形态。”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资本主义必将消亡的科学预判,但并未提及对资本主义的具体清算方式。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发展,或将出现资本主义的终结。
  
  文化碰撞与融合。个体从现实空间进入虚拟空间之后,不仅是外表、声音、个性被重构,还会出现角色分身,多重人生使元宇宙整体意识呈现繁杂性特征。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在充分的展示和交流中不可避免地发生激烈的碰撞,尤其是在世界社会形成的进程中。从以往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大纷争的发展是为大融合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元宇宙是一场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文化大融合,而这个融合进程将被虚拟空间加速。
  
  重塑社会信用体系。区块链技术突出了协议层的透明感和权威性,解决了虚拟产品资产化的问题,也建立起了智能合约与机器信任,树立了代码在虚拟世界的公信力,以技术的方式而不是中心化的机构来实现信用的创生,重新塑造了去中心的社会信用体系。这种信用体系不再需要中心化的金融和服务机构,银行和服务中心将不复存在,24小时在线的智能合约以高效执行的特点树立起了绝对权威,编码者即为立法者,程序即执法。虚拟用户不再质疑程序本身,他们的政治诉求主要集中在编码的立法过程中,而智能编码又将成为更高一级的机器信任。
  
  人、社会、媒介的一体化。元宇宙中,媒介不再是文字、图片和视频,而是整个全息影像的元宇宙,自然也就包括虚拟个体。媒介承载着传递人类文明的重任,并经历了从图文媒介到视听媒介的转变,未来即将迎来虚拟的数字媒介形态。由于元宇宙的孪生性,使得整个虚拟社会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复制品,担负着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文明的媒介。与此同时,虚拟个体是人主观意志的延伸,人们沉浸于媒介之中,媒介便具有了人的特质,而人也逐渐变成媒介,进而形成了媒介、人、社会的一体化。
  
  人类文明的大发展。元宇宙是完美的试错空间,虚拟世界中存在着无限的虚拟资源,这些资源将能够被更多的人接触和使用,实验室中的研究将变得像游戏一样便捷,各种大胆的尝试将推动人类文明跨越式的发展与进步。马克思描述的:“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的场景或将实现。
  
  3 元宇宙的意识形态:变化与冲击
  
  科学技术本身没有意识形态,但却成为意识形态的工具。区块链技术从创立之初就夹带着意识形态。中本聪(Satoshi N a k a m o t o)推出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时,留下了当天的时间戳,引用了《泰晤士报》的头版“即将向银行提供第二轮救助的财政大臣”的信息,引发的共鸣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不信任,是向智能合约的奔赴。元宇宙在资本的推动下,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裹挟着虚拟本体论的隐喻、消费主义的升级、泛游戏化风险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
  
  3.1 虚拟本体论
  
  西方国家有着深厚的虚拟本体论基础,最早可溯源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述的洞喻故事。随着元宇宙的出现,以及人类当前还无法科学解释的量子纠缠等现象,虚拟本体论大加利用,宣称整个世界都是高维意识世界的投影,而这个投影的“造物者”是更高级的文明。虚拟本体论将成为资本在元宇宙宣传中的支点,也势必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
  
  3.2 虚拟消费主义
  
  现代资本主义的统治方式从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转向了对消费过程的控制。物质消费主义就是资产阶级向消费者灌输的虚假意识,以此来操纵他们的行为,确保资本主义的稳定。消费主义在虚拟空间转变为对虚拟产品的消费,资本诱导个体极力追求感官刺激和符号消费,这种消费主义被虚拟技术持续强化,并逐渐意识形态化,造成虚拟个体的精神沉沦与价值缺失,逐渐使原有的意识形态失去了听众。
  
  3.3 泛游戏化
  
  荷兰文化史学者约翰·赫伊津哈认为游戏与人类文化演进的紧密相关,“在游戏成分或缺的情况下,真正的文明是不可能存在的……文明总是要遵守特定游戏规则的,真正的文明总是需要公平的游戏。”元宇宙技术会加速游戏化程度,未来工作像游戏,电影像游戏,做家务像游戏……不可否认,游戏对于人类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泛游戏化助长游戏人生的自我放纵与迷失,在感官刺激中,不断利用人性弱点,激发人性恶的一面,不加约束和监管,必然导致意志消沉、人格尽失。
  
  3.4 意识形态的求同存异
  
  随着元宇宙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和政治的边界会逐渐消融,并呈现出“世界政治一体化”趋势,钱学森也因此提出了“世界社会”新思想,认为这是人类走向世界大同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届时,人类意识形态会出现融合性与多样性共存的特点。一方面,部分以原有国家为基础的意识形态边界将逐渐消融。而这个过程中,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存在消融“他者”的机遇和被“他者”消融的危机。另一方面,虚拟个体和群体存在极大的自由选择权和独立性,意识形态世界又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并且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多样性。
  
  4 元宇宙的主流意识形态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法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新变化带来新问题,新问题需要新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元宇宙”意识形态阵地需要固守,就需要提前构建布局。
  
  4.1 坚持主流价值观主导算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坚决抵制以虚拟本体论为主的意识形态入侵。在算法主导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的时代,指导思想一元化要始终坚持主流价值观主导算法,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来构建“元宇宙”底层逻辑,避免算法失控,约束科技伦理,形成数据化分析——算法化预测——智能化决策的为主流意识形态保驾护航的科学体系。
  
  4.2 法治体系守护主流意识形态
  
  近期,乌克兰DAO筹集到的数百万美元的募捐一部分将用于购买武器装备,让人们意识到自治组织存在着巨大隐患。未来,国家必然会给各种平台和去中心自治组织更加明确的制度规定和法律约束。一方面,要对元宇宙的各种项目的发布、运营、组织、活动制定详细的法律条文约束;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执法的优势,将法律条文转换为虚拟世界的最高准则代码来运行,高效性和全覆盖将成为“元宇宙”意识形态安全的最大保障。
  
  4.3 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虚拟语境
  
  文化产品同质化是把双刃剑,它有助于创造一种基于该语境的共识性传播。在元媒介的技术支持下,主流意识形态可以随时播散到每一个元宇宙居民的浏览器中,以完成元宇宙中社会语境的同步搭建。虚拟技术使语境具有前所未有的可塑性,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承载力,能够更好地为话语主题服务,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元宇宙为我国的文化和价值输出提供了一个全球舞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息语境,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助力。
  
  4.4 在游戏场景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
  
  游戏是所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学习事物和掌握技能最高效的方式。要将主流意识形态植入游戏场景。通过虚拟技术让红色旅游和现场教学身临其境,重历革命年代的枪林弹雨,再现社会主义改造过程,见证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让人人都成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成为可能。不仅如此,红色虚拟游戏还可以通过设置多路径任务节点,让个体通过虚拟实践理解和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性与科学性,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最有力的辩护。
  
  4.5 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引导作用在虚拟世界中尤为重要:宏观层面,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个体的价值取向,统一思想和行为;微观层面,时刻警醒迷失的个体人生真正的价值和目标所在,唤醒沉沦的个体勇敢正视问题。未来,西方技术霸权的延续,还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强有力的精神武器作用,维护国之尊严,塑造民之自信。
  
  5 结束语
  
  在虚拟空间,主流意识形态成为连接现实与虚拟两个世界的枢纽,成为驱动科技向善的关键力量,成为社会群体团结稳定的有力保证,成为个体健康有序成长的保护力量。作为互联网新形态的“元宇宙”,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在人与技术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与进化。中国除了与西方国家在技术赛道上的竞争,还有意识形态上的较量。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党的意志的集中体现,在虚拟空间中推动科技向善是其重要任务和责任,而个体的发展与成长又是人民至上的目的所在。任重道远,探索前行,中国式的“元宇宙”道路必将通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