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元宇宙项目 > 元宇宙推广

元宇宙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张英: 聚焦“元宇宙”新赛道,打造数字经济“上海样板”

2022-03-09元宇宙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张英: 聚焦“元宇宙”新赛道,打造数字经济“上海样板”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关键年,所以今年的“两会时间”尤为重要,来自各地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寄语二十大,为“十四五”时期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元宇宙、数字经济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在提案中提及,要加强发展引导,去伪存真、务实推进,通过突破前沿技术和布局前瞻领域,推动元宇宙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打造引领未来的“硬核”技术体系

  针对目前元宇宙存在的主要问题,张英在提案中建议:一是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打造领跑全球、引领未来的“硬核”技术体系。二是形成元宇宙“以虚强实”的发展导向,打造赋能千行百业的产业创新体系。三是构筑具有中国特色、顺应全球趋势的数字空间治理规则,促进元宇宙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张英还详细分析了当前数字经济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带来了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的“上海经验”。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巩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之举,上海市坚持整体性转变、革命性重塑、全方位变革,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形成城市数字化转型“2+3+5”四梁八柱;同时抓住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重要窗口期,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上海将全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规律,选准大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长跑型”新兴产业赛道,一方面加快释放产业数字化新动能,不断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另一方面,加速数字产业化发展,持续增强规模优势,全力拥抱海内外具有变革基因、全新模式的种子企业和优秀团队来沪发展,力争到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超2.6万亿元。

  张英表示,上海发展数字经济应从公共平台、运行机制、资金支持、人才引进、企业培育、健康发展等方面入手,聚焦硬核新技术、融合新业态、场景新空间和服务新生态等重点方向,实施高能级数字经济企业培育工程,打造一批数字经济特色园区、标杆企业等数字经济发展“上海样板”;同时聚焦元宇宙新赛道,研究制订行动计划,加强扩展现实、未来通信、云边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布局,打造试点应用场景。

元宇宙引领数字化新赛道

  当前,上海具备发展元宇宙相关产业的良好基础,但上海在智能终端产品、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仍需补好短板。张英建议,上海布局发展元宇宙相关产业,“要把握三大重要关口,促进三大优势转化”。一是把握未来5G+消费场景的“杀手级应用”,将基础设施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把握取代手机的智能硬件“第二块屏”,将局部优势转化为全面优势;三是把握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新平台入口,将场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上海将围绕新一轮产业革命新赛道的布局,从交互、链接、应用等方面积极推动元宇宙的系统性发展,赋能全国元宇宙产业的建立与提升。此外,上海聚焦5G+元宇宙,进一步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战略性布局,在内容方面探索“数字人”的创新应用,并组织企业参与新赛道。

建设国际数字化标准高地

  在上海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标准化起到引领作用,近期,上海出台《上海市标准化发展行动计划》,着力填补数字化转型空白。未来三年,上海将发布100项以上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主导或者参与制定50项以上的国际标准或者国家标准,形成15项以上“上海标准”,50项以上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试点,有效支撑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

  经过长期探索,上海构建了一套多元主体跨领域协同工作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机制,重点激发多元主体创新活力,推动在沪央企、地方国企、外资和民营企业结合行业特色,逐步形成企业为主体的数字化转型之路——重点央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重点国企发挥主体推进作用、重点外企发挥领先示范作用、重点民企发挥应用主力军作用,支持推动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上平台。目前,上海市已推动超12万家中小企业上平台上云,助力企业平均提质12.6%、增效23.4%、降本12.3%。2022年,上海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力度,通过“链主企业”计划和“平台+园区”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技术和能力,加速数字化转型。

文章评论